激流救援 | |
发表时间:2020-07-02 08:43:15 阅读次数: .. | |
激流--NFPA 1006/1670 指南定义为“流速大于1节的水流[1.85 公里/ 小时。(0.515米/s)]”所以激流救援是指在水体流速超过0.515米/秒以上的水域开展救援行动。常见于江河洪峰过境、大坝决堤、山洪或山间激流。由于激流救援专业性强,人员素质要求高,装备种类多等特点,需要经过专门的理论学习和技术训练。 根据流速救援可分为3种情况: 静水救援 指在无风、无水流动等水域中的救援行动,常见于水库、池塘、游泳池等人造水体。 缓流水域救援 指在水流速度0.1~0.5m/s之间的水域开展的救援行动,常见于江河、湖泊。 激流水域救援 指在水流速度0.5m/s以上的水域开展的救援行动,常见于江河洪峰过境、大坝决堤或山间激流。 徒手救援 徒手救援是指救援人员在岸上徒手对接近岸边的伤者或溺水者进行施救。徒手救援方法简单、救援迅速,可针对不同状态(有无自主行动能力)的被救者进行施救。救援人员无需入水救援,行动风险低。此方法适用于在静水、缓流和激流水域中,对接近岸边的落水者进行救援。 抛物/绳救援 救援人员将抛绳包或者连接绳索的助浮物,抛给距离岸边较近的被救者,当被救者双手紧握绳索或助浮物后,救援人员把被救者拉上岸的一种救援方法。主要用于救援距离岸边较近(10~20m距离)的人员落水或溺水的情况,要求被救者有一定的自救能力,可以配合救援。此方法适用于任何流速的水域中,其特点是救援用时短,参与救援的人员在岸上,救援人员危险性较小。所需装备主要包括水面漂浮绳、助 浮物等。 涉水救援 涉水救援是救援人员以涉水行进的方式靠近被困人员实施救援的一种救援技术。适用于静水、缓流或激流中的浅滩区域救援。此方法多用于被救人员无能力渡河、受伤昏迷,且被困于浅水区域的礁石或形成孤岛的地域,救援人员必须涉水利用担架和其他辅助救生器材,将被救者救上岸的情况。该方法使用条件较为严格,必须在充分掌握水情的前提下才能使用,在部分驴友、登山客、背包族进山探险游玩时遇强降雨被困的救援行动中,很多时候采用的是涉水救援方法。 活饵救援 活饵救援技术是静水里的技术,当抛过去救和划过去救都无法使用时,可使用活饵救援技术,即岸上确保人员用保护绳与攻击手连接,攻击手直接入水救援,它适用于岸上与河道开阔、无障碍物情况下,对河流中溺水者进行救援。 船艇救援 船艇救援主要借助橡皮艇等进行,具备机动性强、安全可靠等特点,主要适用于静水和缓流等开阔环境,面对人员被困需要救援时,橡皮艇灵活机动,但是运载能力有限。 横渡救援 横渡救援是运用于救援人员快速穿越河道到达对岸,或快速抵达河中沙洲对人员进行救援的一种方式。水面绳桥系统接近水面,是利用水流将救援人员运送到河道中特定位置进行救援的系统。 V型、T型绳索救援 救援人员通过制作V型、T型绳索救援系统到达被困者位置而采取的一种绳索救援技术。绳索救援主要用于救援人员无法到达被困者区域,且被困者所在孤岛暂时安全的情况,可用于各种水域的救援,尤其适用于高山峡谷的激流救援。 激流救援等级划分: 1级基础激流救援员; 2级进阶激流救援员; 3级(助理教练员); 教练员; 课程总监; |
|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潜水救援 |